前半年“快跑”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在10月份有所放缓,进入“慢跑”节奏。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0月份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28460台,同比增长10.6%;1-10个月累计产量298098台,累计增速51.9%。

  尽管产量同比依然有所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0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再创新低,与9月份19.5%的增长相比,增幅明显下落。10月份产量较9月份(32828套)和8月份(32828套)分别减少了546套和4368套。回顾今年1-10月份国家统计局数据,自6月份以来,工业机器人单月产量达到顶点后,7月份开始波动性回落,随后的8月至今产量持续走低。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彰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可以总结为高开低走,上半年增速较快,下半年增速下行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加上限电带来的综合影响。”

  产量高开低走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是制造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步复苏,加之海外疫情倒闭制造业回流,但制造企业要面对着“用工荒”所导致的人工成本不断提升的问题,这些倒逼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让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发展阶段。

  一家义乌企业负责人表示:“面对招工难的问题,在今年年初购买了两台自动包装机。以前10个人只能包两万个货,现在三四个人就可以搞定五六万个货,买了机器不到两个月,本钱就都赚回来了;后期,工厂会根据实际情况添置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

  制造业回流和较高的用工成本的原因让上半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取得不错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36383套,同比增长60.7%;1-6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173630套,同比增长69.8%。



  而进入下半年后,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趋于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为28460台,同比增长10.6%,相较此前6月、7月、8月、9月60.7%、42.3%、57.4%、19.5%的增长,增速明显放缓。

  卢彰缘对此表示,当前工业机器人行业一方面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市场的认知度待提升,下游客户对于投入产出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机器人厂商大部分增收不增利。

  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

  进入第三季度以来,原材料涨价、缺芯危机、海运价格飙升等情况进一步加剧,导致汽车、3C等行业的供需关系改变,而汽车和3C行业一直是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的主要场景,对工业机器人等上游设备市场带来不利影响,且限电减产的因素,也让工业机器人行业受持续的不利影响。

  此外,制造业整体景气度下降也是工业机器人产量下降的原因。

  “10月份,受电力供应仍然紧张、部分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降至49.2%。”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供需两端进一步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8.4%和48.8%,比上月下降1.1和0.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收缩区间,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有所减弱。”

  价格指数持续上升也带来一定影响。赵庆河认为,“10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72.1%和61.1%,高于上月8.6和4.7个百分点,其中出厂价格指数为近年高点。”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之差达到了11个百分点,意味着上游对中下游的利润挤占在加剧。

  整体来看,位于制造业中游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受到了上游供应链利润挤占和下游需求放缓两端的压力,导致生产数量下降。

  尽管供需两端放缓,原材料价格继续上升,但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仍然呈持续扩张态势。赵庆河表示:“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2.0%和51.2%,高于制造业总体2.8和2.0个百分点,延续扩张态势,对制造业总体拉动作用仍较明显。”

  卢彰缘预计:“短期内工业机器人将回归稳健增长的轨道,下游行业将呈结构性分化态势,机器人的行业渗透率逐年提升,长期来看,机器人行业经过深度洗牌,进口替代持续深化,国产的份额持续上升。”

  不过,北京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董新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国内对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需求的增加,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催生的‘机器换人’需求,都将会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董新芯还补充道:“伴随着对数字化和智能化要求程度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的影响由‘机器换人’变为‘智能制造’,趋势方向是自动化、标准化、集成化、数字化和信息化。”

  多项政策解决“卡脖子”问题

  制造业从自动化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提升,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全面提升,加上工业互联网的加持,从而实现互联互通。机器人作为典型的智能设备,既承担了执行终端的角色,也是数据采集的终端,可以满足各行业各场景的应用需求。

  但“卡脖子”问题依旧存在。据记者了解,高端核心零部件“卡脖子”一直是中国机器人企业中高端产品利润难以提升、企业品牌难以走向高端化的关键问题。

  对此,董新芯对本报记者表示:“国产工业机器人与世界水平还存在显著差距,而且对于减速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

  吴琦也表达了此类观点,“我国机器人产业还面临自主可控零部件和集成技术的卡脖子顽疾,比如电机、主轴、减速器、伺服机等高端部件。”

  中企资本联盟主席杜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机器人企业靠生产规模跟人家打打价格战之类发展模式需要调整,机器人企业还得需要有核心技术,只有把核心技术突破了才有发展前景。

  针对“卡脖子”的问题,10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下称《纲要》),借此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同时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核心零部件问题被重点关注。《纲要》提出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加快研究制定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

  此外,今年年初,财政部、工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显示,将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用于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工业“四基”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明确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补短板”。

  据记者了解,目前公布的近5000家专精特新企业,约九成分布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为主的“四基”领域。

  上海也在《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提高100台/万人,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随着各种新材料、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制造工艺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将会朝向更智能、更复杂、效率更高的人工机械臂方向发展,步入智能化时代。”独立学家王赤坤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